|
|||
![]() |
|||
近年来,湖北民族大学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索形成组织、课程、环境、实践“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学校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统筹、学院落实、师生共推”的组织工作机制。通过深入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开展“五个思政”引领“三全育人”等工作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组织保障。 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学校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设置为本科生必修课,使其与“大学国文”及6门思政课和其他通识选修课形成“2+6+X”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内涵丰富、氛围浓郁的育人环境。学校在学生公寓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小组和民族团结社区服务站,搭建起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混合编班居寝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学校通过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园地、民族团结进步阶梯、红石榴隧道等平台,突出展示中华文化符号,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学校“青春民大”微信公众号推出“同心讲坛”,引导师生讲述自己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以每周日青年大学习和每月班团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网络中的民族团结元素。 构建多元互动、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积极开展校地协同,与博物馆、非遗馆、纪念馆等场馆联合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依托相关资源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创建“一月一节”“一院一品”“多彩民大·筑梦中华”等文化活动品牌。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设置专门赛道,积极吸纳师生广泛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来,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培育了一批扎根基层,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新人。(杨洪林 向 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