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东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能源电力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密围绕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战略需求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构建“顶层设计科学化、培养体系层次化、激励保障多元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为培养“三讲两实”(讲忠诚、讲团结、讲感恩,有扎实学识、有踏实作风)矢志“电力报国”的优秀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顶层设计科学化 深化全链条选拔培养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形成了“党委领导、学工统筹、部门协同、学院落实”的工作格局。 健全制度体系。学校出台《东北电力大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选配标准、成长平台、考核评价等内容,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选优配齐队伍。学校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原则,将辅导员足额配备到位。通过建立健全兼职辅导员选苗育苗机制,从学校党政干部、专任教师、优秀研究生中选聘一定数量的校内兼职辅导员,实现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性别比例均衡合理,不断夯实队伍根基。 培养体系精细化 搭建全方位赋能平台 聚焦体系建设。学校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培训整体规划,深入落实《东北电力大学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 聚焦精准培训。学校围绕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岗前培训、年度培训和专项工作立体化培训体系。通过加强课程精准供给、提升科研能力、强化数字赋能、搭建成长共同体等方式,切实提升辅导员能力水平。 聚焦学践增智。学校选拔100余名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发挥校内辅导员基地作用,每年举办一次辅导员讲思政课大赛,遴选优秀辅导员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 聚焦科研赋能。学校落实《东北电力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培育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 聚焦辅导员工作室牵引。学校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打造5个具有东电特色的校级辅导员工作室,邀请全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到校指导工作。发挥“小种子”“心电途”等省级工作室示范效应,推动辅导员队伍梯队式建设、团队式发展,获批吉林省3项学生工作领域工作室。学校心理育人项目、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别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班主任小柒”微信公众号入选2025年度易班“优质思政内容建设”支持项目;电气先锋实践团的先进事迹被多个国家级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激励保障多元化 实施全要素能量供给 加强辅导员关心关爱。学校建立了党政负责同志联系辅导员机制,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与辅导员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学校秉持“职业共同体”理念,开办40期学工论坛、28期读书交流会、10期素质拓展能力训练等活动,加强工作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 完善辅导员考核机制。学校持续优化《辅导员职称评聘制度》和《辅导员绩效津贴发放考核办法》,把学生工作业绩和思政育人实效作为岗位评聘的主要标准,不断完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院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辅导员生情熟悉度考核和年终述职大会,将考核成绩作为提拔干部和职称评聘的参考依据。 优化辅导员工作保障。学校加大人员、资金、场地等投入,加快推进“辅导员值班室”建设,打造辅导员与学生良好互动交流平台。完善辅导员队伍表彰奖励体系。学校每年评选10名“辅导员年度人物”,组织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宣传,开展辅导员经验分享和工作交流,用先进辅导员事迹、经验引导广大辅导员提升事业心和荣誉感,增进价值认同。 (作者:王俊成 佟金梅 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