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苏州城市学院英语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立足专业实际与学科特点,持续探索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英语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构建具有校本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英语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组织管理,落实课程思政主体责任。专业坚决贯彻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落实“全员班主任”制度,让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价值引导,把思政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专业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组织保障体系,由英语专业教研室牵头,通过整体规划和协调,确保思政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中。同时,明确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具体责任人,确保人人“种好责任田”。通过思政示范课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他课程紧随其后形成合围之势,开创“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新局面。 强化专业建设,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专业依托“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第二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等重要平台,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价值引领融入专业架构,构建了具有外语特色、思政内涵深厚的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拓宽思政实践路径,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在真实社会环境中应用专业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同时,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组织学生参与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等各类参观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价值认同与社会责任感。 强化课程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全面覆盖。作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专业重点建设了包括笔译、口译、口语、阅读等在内的系列思政示范课程,充分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致力于推进“融城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增设“中国文化概论”“苏州地方文化译介”等特色课程,紧密结合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实践和地域特色,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对城市的认知、理解和热爱中,帮助学生“认识苏州、读懂苏州、热爱苏州、融入苏州、扎根苏州”。专业构建并完善“教材—课堂—考核”一体化育人机制:以“三进”教材筑牢价值根基,以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创新课堂提升育人质效,以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检验育人实效,系统保障思政教育高质量落地。 强化改革创新,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专业鼓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相关课题,加强课程思政相关的理论研究,构建英专课程思政理论框架,探索思政教育融入语言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教师积极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验证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教学资料或学术论文。同时,加强学科交流,成立跨学科思政科研团队,对语言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创新,输出可复制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 强化育人能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专业积极开展跨系合作交流,汲取多学科先进经验,有效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通过举办、观摩“思政金课”,充分发挥示范课程和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积极践行“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理念,大力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教学竞赛。近年来,专业教师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通过赛事平台,专业教师与兄弟院校深入交流新理念、新方法,持续推动语言教学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多名学生在“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连获殊荣,充分彰显了英语专业在思政融入、立德树人方面的显著成效。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苏州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将继续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教学创新为动力,以跨学科融合为路径,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点滴实践中汇聚育人合力,于细微之处彰显价值引领,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建设中国特色外语教育体系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以实际行动回应国家关切与社会期待。 (作者: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