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面向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对复合型商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怀化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湖南国际陆港建设需求,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群(包括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旅游管理)及跨境电子商务新专业,以“新工科+新商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形成“三三五四”产教融合模式。学校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系统破解“新商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教脱节、学科壁垒、实践薄弱等痛点,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人才培养“陆港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确立“三维”核心能力 学校组建政企校联合调研团队,开展“国际陆港产业链人才需求”专项调研12次,覆盖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八大领域,采集岗位能力数据1000余条,编制了《国际陆港新商科人才能力白皮书》,凝练出“大数据分析能力”“国际商务能力”“数字营销能力”三大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细化为28项可量化指标,形成了全国首个陆港经济专业人才标准,被怀化国际陆港采纳。围绕“数据分析+国际商务+数字运营”三大核心能力开展人才培养,应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升32%,企业岗位适配度达94%。 构建“三元”运行机制 学校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协同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实践平台与社会需求,形成“理论教学—实践应用—社会反馈”的闭环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引领,嵌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智能商务系统开发”课程模块,形成“商科+工科”交叉课程群。创新课程体系,新增“跨境电商数据选品”“陆港物流仿真设计”等8门跨学科课程,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15项,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 在实践应用方面,学校与腾讯云、怀化国际陆港集团共建“陆港数智产业学院”,引入“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优化”企业真实项目库,企业捐赠设备价值超800万元,开发“跨境供应链管理”等校企合作课程12门。在社会服务方面,学生团队获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6项,校企联合申报专利13项,学生项目孵化率达28%,培育“湘西非遗出海”等创业公司9家,年营收超3000万元。 构建“五平台”课程体系 学校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第二课堂创新教育、专业核心教育和面向岗位的实训教育五大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设置科学与技术类、道德与社会类、健康与生活类、数智与思维类4个子模块课程。专业基础教育以数字化、交叉化、实践化为核心导向,打破传统商科教育边界,融合信息技术、国际陆港新兴产业需求与社会服务场景,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界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商科人才。 在第二课堂创新方面,学校制定《新商科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允许学生以“亚马逊店铺运营”“独立站建设”等企业项目置换传统课程学分,年均完成置换案例120项。在面向岗位的实训方面,引入阿里国际站“操盘官”、Shopee(东南亚领航电商平台)“运营专家”等企业认证体系,实施“课程学习—认证考核—创业孵化”三阶段培养,认证通过率达91%。学生创业项目获“互联网+”国赛银奖2项,78%的毕业生实现“带岗毕业”,跨境电商创业团队年营收破3000万元。同时,出台《学科竞赛分级管理制度》,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跨境电商、物流设计等6类赛事,年均投入经费50万元。将“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三创赛”等赛事题目融入课堂教学,开发竞赛案例库32个,形成“课程实训—校赛选拔—国赛突破”递进模式,近3年获国家级竞赛奖项67项(一等奖15项)。 构建“四同”合作模式 学校构建政企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训过程、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监督教学质量“四同”合作模式。政企校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嵌入企业课程模块、设置社会服务实践学分。推行“校内教授+企业高管”双导师制,企业导师承担“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等6门核心课程,开展“陆港双十一实战”“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等项目200余项。联合怀化海关等成立“湖南国际陆港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建成市级创新平台、省级智库平台;承接省级及以上课题23项,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48篇。 学校选派52名教师赴腾讯、京东等企业,参与“陆港通关系统优化”等技术攻关,获Shopee官方认证教师3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至78%。校企合作新增12门数字化课程,将企业认证纳入学分体系,建成省级教学团队2支,教师获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推动国际陆港案例库入选教育部资源平台。采用多元化考核体系,打破单一学术评价,纳入企业实践考核内容、社会服务成效等评价指标;通过入驻陆港企业定期向学校反馈毕业生岗位表现,推动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根据就业市场、行业报告等渠道反馈的人才结构供需矛盾,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学校通过“三三五四”产教融合模式,累计培养12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超95%,对口就业率提升32%,数字技能考核通过率达92%。承办陆港主题国家级、省级论坛5场,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库报告12份,助力怀化陆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与泰国格乐大学、泰国清迈皇家大学等共建“中国-东盟商科教育联盟”,联合培养跨境电商人才42人,开发国际化课程6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向东南亚地区输出。教学成果被27所高校推广应用,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形成“专业群—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态闭环。 (舒晓惠 方磊 李洋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