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31个新药项目获准临床研究、623个器械通过审批,药品上市总数创8年新高,医疗器械上市数量成倍增长……在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十大事件中,创新高的药品器械上市数量成为一大亮点。 作为四大地标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现已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目前,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拥有6家世界500强、15家上市公司、近500家规上企业,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13%,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4年,一款名为“戈利昔替尼”的创新药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JAK1抑制剂,打破了该领域近十年无创新药的局面。 一家成立仅7年的无锡药企迪哲医药,何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无锡已经形成全链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无锡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处长赵雪倩介绍,通过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成立创新联合体,资金政策覆盖“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场景应用”全链条,实施体系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大提升成果转化成功率。 无锡生物医药板块的13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2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打通“学术—创新—产业”融合转化路径,做强创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特殊食品等特色优势,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推动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向更高规模迈进。 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持。2024年,无锡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创新药研发资助到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从高端医疗器械研发资助到支持创新产品获证上市,一揽子政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发挥40亿元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作用,设立临近商业化专项基金、生物医药专项并购引导基金等,重点关注处于临床Ⅱ期、临床Ⅲ期的创新药项目。”在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无锡又发布《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予以“投、贷、债、保、服”全环节的金融支持。 (本报记者 李 健 苏 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