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党建领航 构筑高校教育发展新坐标

叶 楠 刘 霞 余艳阳
版面信息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院发展的各个环节,在组织建设、廉政作风、思政引领、融合发展等多个维度深耕细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筑牢党建根基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坚实的党建基础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学院党委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领导和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定期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教授会和二级教代会,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前瞻性。同时,建立“三必”沟通机制,明确“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形成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在政治把关方面,学院党委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对人才引进、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以及学术活动等关键领域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此外,加强对各级各类宣传阵地的管理,制定学院网站和新媒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一会一报”制度,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在基层组织制度方面,学院大力推进党建“双创”工作。其中,制药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入选湖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高校“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生物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入选“理工·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化学学科研究生党支部、生物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学校样板党支部培育名单,生物专业本科生党支部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强化廉政作风 厚植发展保障根基

  学院深耕“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及时、全面学习传达上级和学校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精神,细致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借助微信、QQ工作群等便捷渠道,常态化开展日常教育、节点教育和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廉洁提醒和师德师风提醒,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全体教职工廉洁从政、廉洁从教。

  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学院全面落实“党委抓课堂”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联系师生、党支部、学生班级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开展主题调研,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师生需求,切实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学院严格落实安全稳定责任,持续开展安全、保密学习培训和检查工作,为学院发展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创新思政工作 凝聚奋进精神力量

  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创新,致力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提升思政工作亲和力方面,学院通过青年教师沙龙、青年学术论坛等,为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注入发展动能。同时,以校友报告会、博导论坛、“化生有约”系列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为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学院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示范,坚持党支部每月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和教职工每周政治理论学习“三个载体”,通过“学习、研讨、实践”三项学习制度开展集中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学院还注重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开展党建工作研究,获得多项相关课题立项。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创先争优”“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等特色党建活动,其中2个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的乡村振兴主题实践队获评湖北省暑期“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队。

推动融合发展 助力学院跨越升级

  学院党委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引导教师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投身科研工作。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工信部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70余项;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850余篇;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94位(0.49‰),2023年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完善组织架构、狠抓廉政作风建设、创新思政工作、促进融合发展以及强化示范引领,实现了党建与学院发展的同频共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深化党建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叶 楠 刘 霞 余艳阳)

返回